首页 >  测试风采

八五成果简介

发布时间: 2019-08-20

国土资源部重大科技成果集

一、成果基本情况

称: 区域地球化学与农业和健康

主要完成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李家熙  吴功建  黄怀曾  任福弘  龚子同  谭见安 孙鲁仁  陈育德  赵举孝  刘晓端

任务来源: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项目编号: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5-925-05-06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6-920-02-03            

项目起止时间:19911月~199910

项目总经费:355万元(国家投资:125万元;部门和地方投资:230万元)

验收时间:199912

验收单位: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

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度: 2001

 

二、成果主要内容:

(一)立项背景

我国是地方病流行严重的国家,所有这些疾病不同程度上与生态地球化学系统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力求通过对养分与生命元素在岩石、水、土壤、食物直至人体中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迁移规律的研究,总结和概括出全国的环境地球化学背景,明确影响生态地球化学系统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因素,揭示环境的现实状况;以便对地球化学环境作出客观评价,建立合理区划,优化农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也利于对环境地球化学灾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治理对策,以达到为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服务的目的,最终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突出成果:   

 研究了我国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景观与化学元素分布关系;北京、安徽、山东及云南腾冲等典型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与农业和健康效应;中国浅层地下水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微量元素和组分(RnH2SiO3SrFIFe)的迁移集聚规律及其对健康影响,土壤溶液对果林养分有效性影响;中国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农业效应、中国名优特农产品的土壤地球化学环境,亚热带、漠境地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农业及我国南方土壤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柑桔生长的关系;全国主要地方病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环境生命元素关系、全国居民膳食的化学元素摄入量与健康关系,我国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地区分布以及与人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关系,以及天然碘矿泉水与妇女儿童健康关系和食管癌与地理生态学生命元素关系的研究;燃煤型氟中毒机制和不同介质中硒的迁移转化与生物效应的研究;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与农业、生命科学的多层次的综合研究与关联性数据处理系统及环境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研究。

 编制了《中国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图集》,出版了专著《区域地球化学与农业和健康》、《地球化学环境-农业 健康》。

 

(三)推动国土资源科技进步的意义

   十几年来,我们在《区域地球化学与农业和健康》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地球化学与农业和生命科学的关联性研究,将传统地学研究范畴,有机地融入农业、生命科学、环境等新领域,并尝试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研道路上不断创新,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等多项科研项目,使这个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地学与农业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环境污染机理和治理、环境地球化学灾害及其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四)应用情况

在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区根据土壤肥力和地球化学特点及元素丰缺情况,选择对华南柑桔、北京小麦、玉米等作物和苹果科学的合理的喷施微肥, 不仅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还避免了因施肥过量富营养化带来的环境污染; 山东根据生命元素及其有效性的区域分布、水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使水、土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促进农业持续发展,调整了农业区划; 系统研究了北京地区放射性氡气危害程度和治理途径;为预防和控制环境地球化学疾病,在山东、安徽、北京等局部地区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降低地方病发病率,已取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成效。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后期和完成后主要取得以下社会和经济效益:

1.农业方面

    合理配方施肥,提高作物产量;推广地方名优特产,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结合生物环境地球化学特点, 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区划。

    2.生命科学方面

    积极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寻找洁净水源;开展地方病防治的科普宣传,引导病区人民阻断污染源;找到高碘地下水,其具有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等特点, 特别适合孕妇、婴幼儿及高血压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方便的补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