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12-05
2011年11月30日,在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岩矿测试》第二期作者培训班在广西南宁举办。《岩矿测试》主编罗立强研究员、东华理工大学陈教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孙青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黄宇营研究员受邀讲课,《岩矿测试》副主编、编委,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天津、武汉、成都、西安、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全国相关地质实验室、高等院校等70余名代表和日本京都大学Jun Kawai教授参加了本期培训。
培训班上,罗立强主编阐述科技论文写作是有效表达科学思想,分享一分科学认知,要摆脱功利的束缚,努力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写作的目的是要充分表述学术思路,揭示科学意义和发现规律,体现应用价值和借鉴价值。写作的过程要首先深入思考,建立框架,明确写作目标。罗主编对《岩矿测试》寄予了厚望,这本刊物承载了历届主编和副主编的思想和情感,指出未来办刊思路是追求思想性、新颖性、实用性,要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科学意义和借鉴价值的学术论文,宁缺毋滥,走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变革之路。
东华理工大学陈教授的报告富有实战技巧。他讲解了《Science》、《Nature》国际顶级刊物对创新性文章的选择基准,细致呈献了撰写高水平科技论文的个人领悟和写作经验,认为科技论文的可读性在于结论的可靠性、构思的严密性、论述的生动性、文字图表的规范性和格式的标准性。他说一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产生,要经历学术思想的形成、实验数据分析、论文写作、辩论和修改等步骤,这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学术要求,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挑战。这种历练唯其艰难,所以才有乐趣。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孙青研究员与大家共同分享了写作体会,从科学思想、论文组织和论文提交三方面阐述了写作历程,讲解了数据的重要性和图表在文章中的正确表达方式。她对“创新”一词赋予了独到的见解。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沈亚婷结合英文文章投稿的亲身经历,用实例阐述了编辑直接拒稿和有审稿意见拒稿后自己的反思与体会。她认为拒稿不是失败,而是向成功又迈进一步,要利用审稿意见逐步完善论文质量。她的报告是培训班上一个很有趣的插曲,用自己被拒稿的经历总结出别具一格的见的。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黄宇营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一个新的科学思想,通过采用先进的实验方法,获取高质量的实验数据,同时提高理论研究的水平,才能构建成一篇优秀的科技论文。他阐述了《JAAS》等国外高水平期刊的采用标准和审稿重点,这些典型的实例更多地表达了他创新的学术思想和缜密的研究思路。
编辑部徐书荣结合编委会工作会议精神、办刊调查问卷反馈意见和具体的工作计划,阐述了《岩矿测试》的办刊思路和稿件采用标准。《岩矿测试》今后将注重创新性、前瞻性、基础性,突出实用性和借鉴性,吸收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的来稿;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提高刊物的整体质量。她讲解了文章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写作要点。
作者培训班为专家、作者、编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的交流平台。举办培训班的宗旨是“作者第一、读者至上”,目的是洞察和深入剖析作者的需求,提高文章的应用价值和引用价值,提升刊物的办刊水平和影响力。这次在南宁举办的第二期培训班,受邀的专家来自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丰富的国际审稿经验和投稿经历,他们将科学的认识、写作经历和科研经验奉献出来,给大家传授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更令人值得回味的是启发了科研思路。

培训班剪影
罗立强主编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孙青研究员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沈亚婷
《岩矿测试》编辑部 徐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