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中心2009年度质量体系工作会议胜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09-01-12
1月10日-11日,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北京召开了2009年度质量体系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08年中心测试工作,并就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知识等进行培训。中心测试体系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中心副主任吴淑琪在工作会2008年中心测试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心测试体系主要工作:一是继续推进质量体系建设,完成国家认证、认可“二合一”监督评审、中心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审查等;二是技术体系的建设,对繁杂、庞大的拥有70个产品1000多个参数的无机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梳理;三是对岗位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了关系,保证科研项目和测试任务的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探索了对来自地质主战场的样品实行绿色通道的服务机制,提高实验室开放、合作和服务的能力。2008年是一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全体测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仪器设备故障多、主要仪器停工时间长以及奥运会召开给工作带来的不便,很好地完成了2008年各项任务。测试收入较2007年增长200多万,再创历史新高。吴淑琪副主任同时指出了中心测试体系存在的问题:关键岗位人员兼职多不稳定;岗位职责执行中有越位和缺位现象;内部管理需要加强。
中心质量负责人韩秀卿在会上对2008年度中心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中心于2008年1月顺利通过了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监督评审。根据《认可准则》及《实验室资质认定》建立的中心的质量体系运行持续有效和技术能力满足检测工作要求,各项工作职能落实到位,检测工作严格遵循中心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坚持客观、公正、诚实和为客户保密的服务宗旨,无损害客户利益的不公正行为,未发生质量投诉情况。同时指出了中心质量内部审核中的问题。
罗代洪在会上介绍了中心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本信息管理系统是根据实验室管理的要求,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ISO/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以《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和中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自主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本信息管理系统的所有事务处理过程都围绕对合同的登记、修改、批准、编码、审核、分配、作业管理、检测、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等一系列过程来进行与展开,不同角色的人员负责处理上述事务链中的特定事务,在各方的协作下完成整个事务处理过程。根据事务处理进展的不同阶段,赋予合同不同的状态,据此可对合同执行的过程进行查询、跟踪与监控。
温宏利在会上从实验室安全通则、化学品泄漏的处理、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洗液及安全使用、试剂的性质及安全使用等五个方面给大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他还作了《细节决定质量》的精彩讲演,指出当分析方法经过确认后,分析数据的质量完全取决于分析者,取决于分析者对分析方法的理解,取决于分析者对分析方法细节的掌握,正确和准确的操作依赖于对方法每一个环节充分认知,只有在高质量的完成每一步操作,才能出具高质量的数据,因此质量来自于细节的保证。
无机室技术负责人在会上做了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的讲评。要求大家注意原始纪录的填写,讲解了检测人、一审、二审和三审(审核/批准)人员在测试工作中的责任。
无机分析研究室主任屈文俊在会上对本室2008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希望全室人员改变观念,倡导建立和谐研究室,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质量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