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然资源室

饶 竹

发布时间: 2023-06-05

个人介绍:

饶竹,生于1962年5月,四川南充市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自然资源分析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兼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85年8月起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要从事无机分析方法研究、资源环境有机分析方法研究及检测服务工作;2003年-2006年、2006年-2020年分别任方法室、有机室主任。2006年组建国土资源部第一个环境有机分析实验室,建立了有机分析技术及质量控制体系,任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至今。

教育经历:

1985.08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岩矿分析专业,本科学历,获学士学位

2001.06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2009.10-2010.01 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学习

主要研究方向或者专业特长:

环境有机污染分析及其应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及其应用

承担项目情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雨水资源保持技术研究与应用 负责人;

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课题《典型环境地质样品中有机污染物检测新技术研究》,负责人;

承担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便携式地下水测试野外工具箱操作规范研究》,负责人;

承担地质调查二级项目(预算分列)《雄安新区水土质量与工程地质调查评价(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负责人;

承担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城市环境地下水调查主要有机物分析方法研究》,负责人;

承担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地质调查实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研制与修订》,负责人;

承担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中分析测试技术应用研究》,负责人;

承担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内容《地下水调查中主要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负责人;

获奖情况:

1. 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一等奖(排名第二)

2. 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团队排名第四,个人排名第一)(2016年)

3. 获2017年度国际埃尼奖提名(ENI award)(2016年)

4. 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2016年)

5. 获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

6. 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个人排名五)(2013年)

7. 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2010年)

8. 获“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团队排名第五,个人排名第一)”(2008年)

9. 获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巾帼建功”标兵(201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2008年)

10. 分获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3年、2005年、2007年)

11.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个人排名第二)(1996年)

期刊论文:

[1] Zheyuan Shi, Zhu Rao* , Jun Zhao , Ming Liang , Tao Zhu , Yuan Wang and Hamidreza Arandiyan .Target Screening of Hydroxylated and Nitr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urface Water Using 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in a Lake in Hebei, China. Separations 2021, 8, 247. https://doi.org/10.3390/separations 8120247

[2] Ming Liang, Handong Liang*, Zhu Rao**, Dandan Xu. Occurrence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groundwater from rural areas in eastern China: Spatial distribution,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health cancer risk assessment.Chemosphere.259(2020)127534.

[3] Zhu Rao,Siping Niu,Nan Zhan,Xuan Wang,Xiaolong Song. Microplastics in Sediments of River Yong feng from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China. 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2020,104(2)166-172. doi:10.1007/s00128-019-02771-2.

[4] Su Jin, Fang Yu, Rao Zhu, ang, Fang Jiahu, Yang Liu, Huang Yi.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 UPPMRs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fluid-rock exchange due to the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in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North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YSTEM SCIENCE.2019,128(8)

[5] Lin Liu Zhu Rao*,Yuan Wang,Hamidreza Arandiyan,Jie Gong ,Ming Liang and Feng Guo.Characteristics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Semi-Volatile Organic Cotaminants in Rual Pond Water of Hebei Provi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9.16.4481.

[6] Ming Liang, Handong Liang,Zhu Rao, Xiuping Hong.Characteriz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urban-ruralintegration area soil, North China: Spatial distribution, sources andpotential 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Chemosphere2019, 875-884."

[7] Zhan N, Guo F, Tian Q, Yang Z P, Rao Z*.Screening and Quantific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Soil using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Analytical letters.2018,51(7):955-970

[8] Tao Zhu, Zhu Rao*, Feng Guo, Nan Zhan,Yuan Wang, Hamidreza Arandiyan, Xiao?jie Li.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32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Derivatives and Parent PAH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pplication in Groundwater Screening.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2018, 101:664-671 https://doi.org/10.1007/s00128-018-2462-x."

[9] Ming Liang, Yanci Liang, Handong Liang, Zhu Rao, Hongfei Cheng.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 of the backfilled region in the Wuda coal fire area, Inner Mongolia, China.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165(2018)434-439.

[10] Xiao jie Li, Zhu Rao *, Zhipeng Yang, Xiaochen Guo, Yi Huang, Jing Zhang, Feng Guo and Chen Liu.A Survey of 42 Semi-Volatile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Groundwater along the Grand Canal from Hangzhou to Beijing, East China.Int.[J]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5, 12, 16070–16081.

出版专著:

[1] 张兰英 饶竹 刘娜.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饶竹,张兰英.岩矿测试(第四版)第一分册 第二篇 13.5 有机质谱 774-789.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3] 饶竹. 岩矿测试(第四版)第四分册 第十三篇 水中有机化学组分和微生物分析 82.9-82.22 677-758. 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4] 饶竹.2011.岩矿测试(第四版)第四分册 第十四篇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分析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分析85.2 90 8-942. 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获得专利:

[1] 郭峰,饶竹,战楠,刘晨,郭晓辰.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大体积水样密封过滤装置,专利号ZL201620050068.5,专利权人: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2]贾静,饶竹,杨志鹏,刘晨.实用新型专利:液体溶解气简易真空脱气装置,专利

号:ZL2014202294819.1,专利权人: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3] 战楠,黄毅,饶竹. 测定水中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含量的双电极承载装置,专利号:

ZL 201620400209.1

[4] 李松;饶竹. 实用新型专利:钻井泥浆脱气设备.ZL 2012 2 0507842.2

[5] 赵省民;邓坚;饶竹;陆程;苗忠英;刘晨.发明专利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现场岩心气体的采集方法. ZL 2013 1 0149444.7

标准:

[1]《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71部分:α-六六六、β-六六六、 γ-六六六、δ-六六六、六氯苯、p, p′-滴滴伊、p, p′-滴滴滴、o,p′-滴滴涕和p,p′-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DZ/T 0064.71-2021(排名第1)

[2]《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72部分:敌敌畏、甲拌磷、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和对硫磷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DZ/T 0064.72-2021(排名第1)

[3]《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74部分:氦气、氢气、氧气、氩气、 氮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DZ∕T 0064.74-2021(排名第1)

[4]《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91部分:二氯甲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烷等24种挥发性卤代烃类化合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DZ∕T 0064.91-2021(排名第1)

[5]《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DD2008-01(排名第17名)

[6]《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技术要求》,DD2014-15(排名第3)

[7]《地下水水质标准》(DZ/T0290-2015)(个人排名第10)

[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修订)(排名第8)

[9]《地下水监测网运行维护规范》(DZ/T 0307-2017)(排名第7)

上一篇: 王 蕾
下一篇: 潘萌